有多少人后悔当初没买深圳小产权房的
其实看这个问题点进来的的朋友,有相当一部分还是不明白深圳小产权房的独特性质和价值在哪里?我先展开来说以上这个问题,再来回答以下几个问题:当初为什么那么多人为什么没买深圳小产权房?为何这是一件很值得后悔的事?这对于我们当下的人来说,需要吸取什么教训?
深圳住宅的价值相信不用我多说,在面积只有北京八分之一,人口承载却差不多的一线城市里,人多地少、人多房少将是深圳一项长期的客观矛盾。可以说深圳的住房压力比香港也不遑多让。
其实很多朋友担心的并不是深圳这个地方的住宅(包括小产权房)的天然价值,而是担心买了小产权有没有保障?会不会只认原村民?业主反悔怎么办?拆迁了会不会什么都没有?
首先,中国有两类小产权房,一类是深圳小产权房,一类是其他城市(包括北上广)小产权房。深圳小产权房由于2004年的土地国有化改革,在政策间隙下,事实上获得天然的可交易属性,理论上可以卖给全世界的人。而其他城市的小产权房,由于土地属性是宅基地或村集体用地,法理上只能卖给本集体内的人。这就是深圳小产权房的独特性。
所以说,只要避开绿本、大红本,无论是买深圳城中村的农民房,还是相对有规划的村委统建楼、甚至是军产房,都是完全没问题的。具体表现在:拆迁可获赔(商品房)、大部分可以落户、申请学位(这点就比公寓强多了)。
而在20年的民间交易历史中,纠纷很少,且产生纠纷的结果几乎都是支持最后一任一家的权益,这方面案例可以自行问度娘。
说完了深圳小产权房的独特性和保障性,还有一个重点:深圳小产权房有投资价值吗?
房产的价值,其实体现在两点:增值性和可流通性。
按增值速度来看,深圳小产权房其实跑赢了中国95% 以上城市的商品房!我记得2012年,龙华民治荔苑新村一个村委统建楼开盘,当时均价约3000元每平,一套100平的房只需要30多万。跟300公里外的四线城市清远的商品房基本是一样的。但是来到2021年,这个荔苑大厦的100平三房已经涨到200多万(近7倍),而此时清远二手房房价,也才5000左右。对比一下,深圳小产权房几乎涨了700%,而清远的商品房才涨了60%。哪个更值得持有,一目了然!
再说可流通性,就是大家担心的深圳小产权房买了之后好不好转卖,转卖有没有效。从实质层面来说,这种交易的手续:律师见证,是被多方承认的,包括拆迁赔偿权益,落户、开天然气、申请学位等。所以说,深圳小产权房的可流通性是完全不需要担心的。
我们接下来再回到正题:当初为什么那么多人为什么没买深圳小产权房?为何这是一件很值得后悔的事?这对于我们当下的人来说,需要吸取什么教训?
当初为什么这么多人没买深圳小产权房?一小部分人可能是因为傲慢,2007年之前,深圳各行各业都非常好赚钱,很多人那时都忙着各种赚钱,对房产(包括商品房和小产权房)能给自己带来的巨大稳定收益没有认知。还有一部分人当初没买小产权房,是因为缺乏信心和勇气,担心买了之后血本无归。所以说,人与人的竞争,更多的是认知、格局、勇气的竞争。
为何这部分人会后悔?因为他们当中有部分人选择了回老家建大房子、买老家商品房、或者选择了炒股、甚至任间挥霍,看着当时的30万,如今还是30万,或者一幢一年住不了20天又无法变现的豪华别墅、或者血本无归。而当初选择了买深圳小产权的朋友,在收了30万租金后,转手卖了200万,再或者被拆迁旧改,变成了价值600万的商品房。这种反差之强烈,实在让人后悔不已!
这对于我们当下的人来说,需要吸取什么教训?前事不忘,后事之师,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,其次是现在。深圳的小产权房同样如此。深圳房产(包括小产权房)的投资价值,在全球通胀大背景下,是毋庸置疑的。关注房巴巴网,持续为您分享